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而这一天,比我们想象的,来得要快得多。

皇帝的圣旨下来的时候,

贵妃正绣着一双小小的虎头鞋,脸上带着这五年来难得的柔和笑意。

然后,传旨的太监就来了,

万寿节宫宴,皇上思子心切,特命两位皇子务必出席。

“务必出席”四个字,说得斩钉截铁。

贵妃手里的针,一下子扎进了指头。

她想拒绝,她找了所有能找的理由,

孩子体弱,见不得风,怕冲撞了圣驾。

可传旨太监只是皮笑肉不笑地躬着身子:

“娘娘,皇上的意思,正是要借此机会,破一破宫里那些碎嘴的谣言。”

“这也是为了两位皇子好啊。”

话说到这份上,就是死命令了。

君要你儿子去参加一个可能会要了他命的宴会,

你也得笑着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地送过去。

那天晚上,静心苑彻夜亮着灯。

贵妃几乎是含着泪,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两个孩子。

对萧澈,她说:“澈儿,看好弟弟。”

对萧瑜,她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:

“瑜儿,记住,无论看到什么,听到什么,都不要怕,更不许哭,也不许太高兴。就当自己是个木头人,好不好?”

五岁的孩子,哪里懂什么叫木头人。

萧瑜只是似懂非懂地点头,大眼睛里全是茫然。

赴宴那天,我跟姐姐给两位皇子换上了簇新的锦袍,

红色的料子,衬得他们像年画里的娃娃。

可我看着他们,心里却堵得像塞了块石头。

这哪是去赴宴,这分明是上刑场。

大殿里流光溢彩,觥筹交错,丝竹悦耳。

我们被安排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,

但从我们一踏进殿门那刻起,无数道目光就打了过来,

有好奇,有轻蔑,有幸灾乐祸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